偷懒!

人定然是越长大越世故,越长大越投机,越长大越日臻圆熟,越长大心思越是复杂!我将资源池和搜索的错误码整改完了,但始终不愿意提交,并且早会上说工作量还很多!并非我有意如此说,因为稍微有些工作经验的人都会如此,只是为了在工作中能够留有余地,从容不迫!

实际上距离真正的错误码整改任务做完的确尚有许多收尾工作,例如联调上库,修改接口文档,完成交付数据指标。这些工作并非一两天能做得完的!而这些工作,虽说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但始终会占用不少工作时间,且在领导看来,并不能算产生价值,领导并不关注这些!

在职场上,力求完善,尽善尽美,或不为自己留些余地,只会令自己更加窘迫,将自己累死!工作是做不完的,人是歇不了的,总有任务会塞进来,将工作排的满满的!

这些话并非职场老人的老油条话,亦非情绪失落的负能量话,更非精打细算眼里只有自己的鸡毛蒜皮的话,它是职场生存法则!

公司里有些事原不该自己多管的,有些事情是不便于僭越的!公司里经常是利用或是被利用的对象以便于产生剩余价值!我是如此,领导是如此,领导的领导亦是如此,就连公司的最高层,董事长也未必脱得开早已形成的价值链!

在公司里,同事关系就是同事关系,再要好的关系,哪怕是成为朋友的关系,它有一个前提,它首先是同事关系。既然是同事关系便必然多少触及直接或间接的利益关系!这均是正常的,我们不必过于介怀!

格局小的人总在鸡毛蒜皮上耗费时光精力,眼里看到的尽是问题,格局大的人不介意这些,在意的是更有价值的事情!像那些谁给谁穿了小鞋,谁给谁赏了好脸色,谁记恨谁,将谁记恨在心里久久不能释怀均是格局忒小的缘故!

哪有什么正人君子,哪怕是孔夫子在世也未必能是个十足的正人君子,正如孔夫子说自己的弟子颜回是个小人,而且背地里给别人说的!看来孔夫子也免不了背后嚼舌根!君子的道德标准多半是给圣人制定的!

周围的人际中,小人居多,只是小人程度不同而已!就连国学大师季羡林也说自己周围小人居多,他可是北大的教授,第一流的高等学府也免俗不了,小人无孔不入!

想起来昨天临近下班,因为大家都在做错误码整个,在原来的代码基础上再优化,其实算不得交付成果,但还是必须要做的!领导教在群里评估一下各自手头上要整改的代码量,反馈的人多半都是0.2千行至0.5千行不等!

我报的整个量是资源池2千行,搜索是0.5千行!显然和大家相差过大!今日看到伟总的进展邮件,除了少有的几个人手头上有新需求外,其余人均是错误码整个,且有几百行不等的代码量!

我自上而下翻了一下我的,吃了一惊,却是没有我的!我再自上而下看来一下,显然是没有的!这才约略想来,我的自是不能发出来的!

倘若整个的量多了的话,虽说工作量是有的,然而做这等事只有苦劳却没有功劳且不得不做!从领导而言,多半是我的代码质量不高,才有后续的这许多整改,或者是整改的代码量倘若太多便不能算作交付的代码量中,这是双方项目责任人都需要修正的数据,毕竟他们要将这些异常的数据修正成正常的指标,否则结项的时候,难以向上层交代,因为要解释很多,颇费口舌,且得不到认可!

通常这样做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何必冒这样的风险,讨不得上层领导的欢心,反倒不美!这样的事情做了没有功劳,不做反倒在此基础上做新需求成为障碍,令人更为痛苦。做还是不做?

成千上万个项目,想来要争取优秀项目向来是不容易的,这样的事情想来是小概率事件,也即付出艰辛得到的回报也只不过得到一句做得好的赞赏罢了,并不能带来激赏!在项目责任人的眼里,规避风险向来是远大于请功的!

倘若项目运营的数据指标不好看,那数据便倾向于向理想的数值修正,从权从轻规避风险!倘若计算得来的数据非常漂亮,各项指标颇为有些,领导每日看那么多数据指标,为何通常多数项目的指标都平常无奇,而你的项目却为何各项指标俱佳,不得不令领导们心中狐疑!

你总该逃不了要给领导们解释一番的口舌!在领导们的各种盘问下,多半是要重新评估指标的计算方式,试图找出你项目的问题!兴许这样一来,原本隐藏的问题变回被显现出来,会被各种盘问,反令指标数据更差!

大约有经验的领导们都不会这么将数据往好里操作,多半是将数据尽可能修正成正常值,以规避领导们的各种疑惑。也即如此,再加上少说不必要的,即可减少项目验收风险!

在成千上万个项目里,哪有什么优秀项目?或者是真有,只不过是极为少数的,也是偶现的;亦或者无论哪个项目总该得评选出来个优秀项目好作为拉动工作动力的榜样而已!

项目便是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运作,交付。人也是这样渐渐沉沦,消逝掉的!

【广告时间:阿里云小站官方上云,近期优惠就用阿里云ECS云服务器。】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0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暂无评论内容